首页 > 资讯 > 评论

三年反反复复 特斯拉在华建厂的纠结是什么?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波

  从三年前透露在华建厂意愿,到如今反复辟谣“国产”传闻不实,即便在国家开放外资独资建厂的“绿灯”,百般纠结的特斯拉为何在中国建厂就这么难?

  10月22日,《华尔街日报》援引未具名的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特斯拉已和上海市政府就其在上海自贸区建厂生产达成协议,具体公告细节和对外公布时间双方还在进一步磋商中。消息一出,一时间外界关注的目光又锁定了这家汽车界的“独角兽”企业——特斯拉。

  就在四个月前,特斯拉中国区在回复国产传闻时曾对外发布公告称:“特斯拉正在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在该地区建设工厂的可能性,预计到今年年底会有一个清晰的计划。”而眼下这个时间节点恰好在此前预期的范围内,不过特斯拉回应称,针对外界关注的特斯拉建厂进展传闻,仍以6月22日的公告声明为准。

  特斯拉反反复复纠结的症结无非在于涉事双方利益没有协调一致。以三年的传言为例,汽车预言家此前曾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相关人士那里获知相关可信的内情,彼时上海市在制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时,曾考虑是否在插电式混动方面全部放开补贴。在当时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一旦该决策通过特斯拉即将在未来国产后享受补贴,借此契机国外企业国产都将享受优惠补贴政策。所以上海市政府的最终决定是将补贴范围拓宽至包含国内所有的插电式混动车。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早在三年前上海市的地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就已经考虑到了未来特斯拉在当地建厂,以及后续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环节的操作问题。然而如此大费周章的铺垫并没有换来特斯拉的回报。

  长久以来,特斯拉一直期望着在华谋求一种“独资车企”的身份,之所以这么坚持是因为“独资”而非“合资”是为了确保其技术优势不被业界同行所“分享”,进而保证自己的市场领先优势。与此同时,如果在自贸区设立独资企业,特斯拉投往中国市场的“国产”车型虽仍需缴纳25%的税费,但单车仍可节约3600美元的运输成本。因此,相比生产成本,技术专利才更为特斯拉所看重。

  虽然特斯拉与中国各级政府的谈判进程缓慢,收效甚微,但其明显也不愿意将眼前的蛋糕拱手让人。据中国国务院在2012年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要达到500万辆。截至2016年的统计数据,如今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还不到100万辆,也就是说在2017年到2020年的三年期间,中国至少有4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空白需要填补,这个数字足以吸引全球汽车制造商将注意力******在中国市场上。

  特斯拉自然不会放过摆在眼前的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从2014年4月向首批中国车主交付Model S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2016年底,特斯拉在华销量已达到1.04万辆,营业收入为10亿美元,占全球贡献率的15%。特斯拉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在全球2.54万辆的销量中,中国市场在其中的占比已逼近20%。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特斯拉急需解决眼下受困于产能不足导致的订单数量减少问题。汽车预言家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特斯拉Model 3今年第三季度的交付量仅为220辆,这一数字远远低于此前承诺的产能规划,严重挫伤了消费者购买体验。

  不能让产能成为产品的“绊脚石”,为此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有意加快在全球建厂的步伐,预期在年底确定特斯拉3、4、5号超级工厂的厂址,并计划为此投入约20亿美元的资金支出,而在华落地建厂就是该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事实是,从三年前显露出国产的可能性,到随后几年时间里不时地有消息流出、辟谣、再有新的传闻成为话题,如此循环往复。特斯拉“国产”这个经久不衰的议题已经成为其每每获得焦点关注的利器。究其根本,无论传言是为了抬高股价还是为自身赚取更多知名度,其实际行动并无诚意。特斯拉在华国产的“谎言”到底还能说多久?

相关阅读

如今在汽车圈,如果你不知道马上要出台的“双积分”政策,那你就OUT了。跨国汽车公司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纯电动汽车基础的,如大众、宝马、奔驰、日产、通用等。而后一种跨国汽[详细]
8月底,北京现代因多重原因导致供应商停止供货,致使旗下4家工厂停止生产,同时生产方与供应方的采购合作暂时中止。优质货源难寻找成本增加. . . . . .这些问题都成为采购环节的[详细]
近年来,随着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燃料电池车概念的发酵,让人们认为新能源将会是未来的核心,前途光明,也因此有人因而抛弃传统发动机,认为“发动机是熟透了的技术”[详细]
政策,禁售燃油车随着各国燃油车禁售令的颁布,零部件供应商正在慎重考虑发展电动车可能会给欧洲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联合会( CLEPA )主席罗伯托·瓦瓦索里( [详细]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整理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262% ,产值接近数码锂电池。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