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评论

新能源市场里,播种的人不一定是收割者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波

  福特、雷诺日产成立合资车企生产新能源车,已经“霸屏”两个星期,从表象来看,国际巨头们通过如此“捷径”谋求在中国的新能源布局,势必会对埋头苦干的自主品牌造成不小的压力,中国人好不容易在一个汽车领域真正做到了做大做强,却也不得不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记者认为,合资厂未来会打破新能源车市场的平衡,毕竟整个产业链此前一直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合资品牌的中高端产品一出,在这个品牌忠诚度越来越被重视的年代,消费者投向合资品牌新能源车的怀抱一点也不奇怪,播种的人不一定就是收割的人。

  但事实已发生,在新能源领域的全新“游戏规则”下,各种看似出格的合资其实都是合法合规的,对于这点纵有情感上的质疑,但也无需再多作纠结,“狼来了”已成定局,倒不如好好应对。

  首先,新能源车的市场还异常广阔,上半年只有不到20万销量的新能源乘用车,只占千万级别的乘用车总销量的2%不到,远非一个比亚迪一个北汽新能源就能填满市场。

  其次,回顾过去几年新能源车的发展,无一不是被补贴拉一把,被政策推着走,如今,市场上也出现了若干面向私人用户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自身技术的提升以及市场的反哺,证明纯正的自主品牌也能造十多二十万的优质新能源车。借着政策东风而起,面对未来新政,可不能有怯场之心。

  再者,目前市面上除了“纯电动”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优点值得一提的新能源车也不在少数,这里不作点名。在“新游戏规则”下,以及补贴退坡等大趋势的组合拳下,各大厂商互相见真章,拼刺刀,对行业的净化与健康,产业链的完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合资品牌的中高端产品推出后,就一定能把自主品牌“打压”到只能生产相对低端的电动车?答案肯定是未必的,自主品牌传统燃油车也在进行上探,新能源车更应该有这种实力。

  新能源市场变幻莫测,来势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凶猛,但市场从来不是简单的对立面,积分的流动、技术的融合,以及更多优质产品的推出,这些内容都会在合资或自主品牌中频繁出现。一句到底,还是看你的新能源功夫过不过硬。

相关阅读

如今在汽车圈,如果你不知道马上要出台的“双积分”政策,那你就OUT了。跨国汽车公司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纯电动汽车基础的,如大众、宝马、奔驰、日产、通用等。而后一种跨国汽[详细]
8月底,北京现代因多重原因导致供应商停止供货,致使旗下4家工厂停止生产,同时生产方与供应方的采购合作暂时中止。优质货源难寻找成本增加. . . . . .这些问题都成为采购环节的[详细]
近年来,随着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燃料电池车概念的发酵,让人们认为新能源将会是未来的核心,前途光明,也因此有人因而抛弃传统发动机,认为“发动机是熟透了的技术”[详细]
政策,禁售燃油车随着各国燃油车禁售令的颁布,零部件供应商正在慎重考虑发展电动车可能会给欧洲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联合会( CLEPA )主席罗伯托·瓦瓦索里( [详细]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整理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262% ,产值接近数码锂电池。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