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百家颁奖】陈斌议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不够 创新意识不强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可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

  “为什么中国有如此巨大的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却没有培育出一家如博世、大陆、电装、德尔福这样的世界知名跨国企业?主要问题我认为是两句话:融合发展不够,创新意识不强。”

  12月7日,在由《中国汽车报》主办、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鼎力协助的“2017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论坛暨第14届全国百家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颁奖典礼”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发表《融合创新促进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主题演讲时如是说。

  陈斌认为,不光是汽车和零部件产业,事实上,我国的整个制造业近年来在转型升级上都遇到很大困难,关键在于三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材料技术、控制系统和专用生产设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花了大量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换句话说能用钱买来的东西我们都买了,但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也买不来的,一是材料技术,二是控制系统技术。“这两项技术是发达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恰恰在这两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好。”

  比如在前些年,建材市场需求增长迅猛,因而包括钢铁、铜、铝在内的很多材料都供应到了建材领域,致使汽车行业所需材料往往则要通过进口;而在电子信息领域,企业更是多将目光聚焦在消费类电子上,工业电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陈斌直言,我国的制造业管理体制长期以来还是沿用上世纪中期的管理体系,产业分工太细,致使产业之间互相不融合。虽然在机械化和电子化的“两化”融合上,我国已取得明显进步,“但实际上还是两张皮,搞机械的搞机械,搞电子的搞电子,融不到一起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生产的产品和国外相比形似但神不似,可靠性、精度和寿命上总存在差距。”

  除了材料技术和控制系统之外,第三方面是专用生产设备的缺乏。国内企业大多是设计通用设备的,但在陈斌看来,专用设备一定是要到用户现场才能设计出来的。“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工装设备陆续解决了,但真正到发动机、变速箱、金属切削关键设备却全部要靠进口,生产线也是靠进口。坦率讲,专用生产设备解决不了,我们汽车和零部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没有。”

  同时,陈斌还特别强调,我国即将迎来汽车产销超3000万辆的重要关口,之后将很有可能迎来一个缓慢增长期,这时要特别警惕产能过剩的风险和低价格的恶性竞争。“没有利润,谁也发展不了。只有将制造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控制技术融为一体并不断创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才能把市场配套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以上观点根据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编辑:李沛洋

相关阅读

  在时间碎片化和媒体形式多元化的趋势下,传统形式广告营销打动消费者越来越难,注重用户行为场景,营造场景化的品牌感受和体验,成为品牌高效传播的选择。针对这样的市场痛[详细]
  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日益增长的高需求、强化品质管控已成为各大美食生鲜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近日,京东生鲜更是聚焦产业带地标产品,推出3大举措分级排查,对内部商户及其所[详细]
12月24日,五常市政府联手京东超市共同开启主题为 “稻乡五常·飘香世界”京东第二届五常大米电商节。大米节期间3000吨可溯源的真五常大米由产地直供全国消费者,这一举动获得[详细]
曾几何时,菜市场是承载市民肉蛋菜鱼等生鲜消费的主要阵地,如今,当“买菜技能”下降的90后甚至Z世代成为消费中坚力量,生鲜产品的消费趋势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近日,央广网联合国内[详细]
  全民狂欢的双十一刚刚过去,即将到来的双十二又将掀起一波购物潮。就小编自己而言,如果不在最优惠的时候下手买点心仪的产品,真的对不起奋斗一年的自己。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