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由中国能源报社主办的“2017电动汽车产业生态发展论坛暨撒豆网上线仪式”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演播厅举办。
此次会议到场的嘉宾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中国汽车报总编辑桂俊松,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勇,北京富电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孙远飞,北京市充电设施公共服务管理平台(e充网)市场部总经理单国章,小二租车联合创始人刘倩等。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嘉宾与观众共同见证了电动汽车领域中一家全新互联网产品的诞生——撒豆网正式上线了!
据中国能源报总经理助理、撒豆网总经理刘浩介绍,撒豆网将集开放性、包容性、个性化、定制化等属性于一体,为业内人士和终端用户提供内容聚合、个性发布、资讯速递、数据分析、增值服务等产品和服务。该平台的内容将以电动汽车为核心,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展开,内容版块涉及材料、动力电池、三电系统、整车、充电设施、充电站运维、智慧能源、车联网等。
上线仪式后,“2017 电动汽车产业生态发展论坛”随后开幕。与会嘉宾围绕“无界·共生”展开一场关于生存的业态大讨论。电动汽车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机遇与挑战同在。从自主品牌电动车企到充电桩运营商,从城市服务管理平台到分时租赁企业,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各个角色都面临着不同的壁垒。与会专家与企业在会上谈到了各自领域里的探索实践和经验总结。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谈到:“我认为行业不应以‘纯电动汽车’为唯一研究方向,应该为‘纯电驱动’。能源既有电,也有石油,还有页岩气、页岩油,都可以替代燃料的模式进入汽车领域,纯电动是方向,不否认,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制定出来是全行业的智慧,我们要允许多个技术路线的并行。”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勇表示,作为自主品牌电动车企,在数字化和二次元文化的浪潮下更要抓住一些重要机遇。他谈到:“这些机遇表现在:第一,年轻人群的成长。年轻人越来越追求个性,越来越追求独特的感觉,大众化品牌将不是年轻人的首选。未来90后、00后将成为消费的主体,对品牌的从众心理将会大大降低,这对于新品牌来讲就是非常大的机遇。第二,新技术的发展和门槛不再牢不可破。原来的燃油车动力系统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中国自主品牌和跨国企业的技术大概差距十年到二十年,不论这个数字到底是多少,但毋庸置疑,这一差距几乎是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难以逾越的门槛。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给中国企业带来“变道超车”或者“变道跟上”的重要机遇。第三,中国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未来一个家庭对汽车消费可能会出现两种甚至是三种需求,这些需求将推动细分市场越来越小,这也给了自主品牌或者新兴企业机会,跨国巨头总会瞄准最大化的市场,但还有很多单个市场。这些小市场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汇总起来完全不亚于主流市场的规模。第四,自主车企对消费者的了解是跨国企业所不具备的。跨国企业普遍速度慢、流程长,中国车企在效率上、在消费者的洞察上都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近几年来自主品牌车企能够快速成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张勇表示,截至2016年,北汽新能源在技术和产品上的研发投入高达36.2亿元,未来五年内北汽新能源还将继续投入100亿元。
北京富电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孙远飞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现有充电桩运营模式,他表示:“车桩联动是下一个风口。只有把鸡和蛋同时掌握在一个篮子里,才会互相促进。鸡生蛋、蛋生鸡,才会形成一个更广阔、更良性的市场。”
此外,在现场讨论环节中,众多嘉宾就如何构建电动汽车产业新生态展开讨论,分享了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的不同角色正面临哪些阻力、如何打破现有壁垒,共同打造行业新生态等内容。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