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两年雄踞世界第一,但这里面多是自主品牌的贡献,合资车企稍显后知后觉。不过,在“双积分”政策大棒指挥下,合资车企的“慢半拍”显然让自己陷入了被动,于是新一轮合资四起。如今,市场与法规的要求,让全球汽车巨头都认识到,若想在世界领先,必须在中国汽车电动化上领先。合资车企“觉醒”了。不过,“觉醒”后的合资车企应该有怎样的发展战略?
10月24日,一场有关中国汽车合资企业如何迎接中国和全球电动化到来的研讨会在辽宁沈阳举行,这是中国汽车评价研究院又一次号召行业顶级专家为合资车企“出谋献策”,东道主则是带着“创造未来”这一雄心壮志的华晨宝马。事实上,从华晨宝马魏兰德的发言中,我们也感受到,合资车企电动化时代来了。
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谈合资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首先要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和推广上全球领先,包括市场、产品、技术、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不到十年的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的话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已经有了不小突破,这表现在产销规模、关键技术突破、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出现等方面。王瑞祥用“成长性非常好”来形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呼吁国家制定出稳定、持续、落地生效的汽车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扬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前景大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政府推动“双积分”政策非常坚定;第二,随着能源革命的发展,清洁能源比重会增加,纯电动汽车是很好的载体;第三,国家通过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想要造就一批优秀企业。
成绩不可磨灭,未来更为重要。不过,未来怎样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王瑞祥同样有担忧:“我们要承认差距,承认差距才能缩短差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用更具体的一组数据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抗衡传统汽车、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续驶里程在500公里,成本接近于传统汽车,充电时间百公里10分钟。
怎样才能达成目标并可持续发展?只靠政府补贴显然不可能有未来。许艳华给出了建议。首先,政策驱动必须转向市场驱动,新能源汽车补贴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骗补现象层出不断,这是不可持续的。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是必然趋势,企业必须要同时做出转变。其次,合资企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力量。过去30年,中国汽车产业成绩斐然,合资企业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未来,我国开放的政策不变,还会继续扩大开放,所以,在新能源汽车更多领域,合资车企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合资车企应该再大胆一点”
合资车企已经准备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就如何发展,与会专家给出了干货满满的建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陈林说,中国的开放力度会越来越大,汽车行业作为一个竞争性产业,肯定会更加开放,外资企业肯定有同等的发展环境,合资车企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对环境的重视,决定新能源汽车会持续发展,合资车企应该再大胆一点,融入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理事长张书林建议合资车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有不同的发展局面,例如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导向等,合资车企必须适应新的发展局面。二是,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会很激烈。目前,公告上可以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有200多家,乘用车企业有70多家,这个形势也是合资车企必须注意的。
不过,沈阳市副市长、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张永伟对合资车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说,合资车企已经进入新合资时代,不分你我,混为一体。张永伟认为,首先,未来竞争格局将会发生变化,从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划和技术储备来看,谁会在这场竞争中成为赢家还有不小变数,且目前我国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过分强调资本切入,缺少规划,很难成为赢家,还有一些企业过度沉迷于传统汽车技术。其次,市场格局也将会有新的变化。目前平台化的市场,如共享汽车等对新能源汽车有更高要求,这个市场是未来电动汽车发展一个重要空间,目前宝马等合资车企更为关注这一领域。第三,多元的市场需要多元的技术路线支持。
及早规划 加强本土合作
清华大学电动汽车研究室主任陈全世建议,第一,合资车企一定要抓住国家实施补贴的最后几年时间,抓紧发展起来。第二,如宝马这样的车企要把豪华电动车发展起来,发挥自己的优势。
赵扬则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合资车企,尤其是豪华车企,要重视中国新造车企业的实力,他们有强大的资本支撑、有互联网思维,且他们的产品定位也是豪华产品。他建议合资车企可以考虑换电技术,未来在共享汽车领域,换电模式或许会得到青睐。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蔡继明提议:第一,要有长远打算,及早规划,再不行动就没市场了。第二,和供应商要各有分工。第三,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会退出,车企一定要做到同款车同等价格,在成本上,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要能抗衡。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创建人王志乐认为:第一,中国要进一步融入全球价值链,甚至要引导全球价值链在中国的发展。这对外资企业来说是利好因素。第二,民族工业思维要转向到全球工业思维方面来。第三,积极培育中国本土的供应商。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章桐建议:第一,从技术角度看,在纯电动动力平台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传统内燃机做一些事情,降低成本。第二,加强服务。第三,合作要加强。如宝马,要把中国、德国总部、经销商系统统一起来。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主任解树江认为:合资企业一定要有清晰的规划。“双积分”政策推出后,一些外资企业马上行动,非常匆忙,这就影响了他们规划的科学性。以后,中国政府及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是不滑坡的,合资车企应该坚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电动汽车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张亚明认为:第一,继续加强纯电动汽车发展力度,无论是双积分政策还是市场趋势,纯电动汽车在中国都是主流。第二,2020年后,常规混合动力还会长期存在,合资车企要发挥自己优势。第三,加强与中国本土零部件商的合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技术分会主任吕超表示,合资车企的加入会让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提高,也能提升竞争质量。合资车企也要加强与本土零部件的合作,培育更多中国供应商,培育更多中国员工。
中国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表示,期望以上这些建议能够给华晨宝马,给合资车企一些参考,对华晨宝马未来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编辑:张冬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