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私募 > 新品

引导基金“大象”起舞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天天

  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国内各种引导基金爆发性增长,目标规模百亿、千亿级的大型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欲与国际巨无霸基金“试比高”。“大象”基金陆续登上舞台,如何迈出华丽、优雅的“舞步”尤为引人注目。

  在引导基金规模井喷之际,管理专业化、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政府引导基金成立逾900只,总规模超过2.3万亿元。其中,目标规模百亿以上的引导基金达45只,披露总目标规模为1.36万亿元。截至2017年7月底,引导基金目标规模超过8万亿元。从2014年以来,这类“大象”基金遍地开花,无疑是期望最大可能地发挥引导效应和放大效应,即通过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以小部分的财政资金吸引大量社会资金,通过与当地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相结合,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和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从实际的运作来看,专业化、市场化引导基金更具活力,也更能发挥优势。越来越多的引导基金倾向于管理团队专业化,采取市场化激励机制。不少引导基金直接委托管理经验丰富的股权投资机构作为管理人,很多引导基金也向市场化母基金方向进行逐步调整,如盛世投资、深创投等管理了多只引导基金。总体上看,在市场化的模式下,财政资金与市场化投资机构成立母基金,由母基金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成立子基金,然后子基金投向创新创业企业,根据市场化运作要求承担风险以及获利,其实质就是财政资金通过杠杆作用与社会资本利益绑定,与管理团队专业化优势和社会资本的高效运作相结合,通过风险投资的机制,实现资金与项目的最优匹配。

  有业内人士担心,财政资金通常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有安全性的要求,而且对于政策性目的存在一定的诉求;社会资金是有投资回报要求的,通常也会承担相应的风险。因此,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在风险承受力和盈利诉求上的存在不一致,会不会制约引导基金运营?对此,盛世投资合伙人赵元吉认为二者是互补的: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的结合,实现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可以更好地从源头上兼顾和平衡各种诉求。二者的融合既有利于改变单纯国资机制体制束缚的痼疾,又有利于通过专业团队的运营提升风险防范的能力。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退出机制,有利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进而实现财政资金的利益诉求。同时,与过去财政资金补贴具体产业相比,通过市场化决策还能改进和提高财政资金的决策效率,改变财政资金的层层审批、流程过长、效率不高的弊病。而社会资本也通过与当地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业优势相结合,从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从而实现共赢。

  当然,为更好地发挥这类“大象”基金的作用,引导基金需要在管理团队遴选、运作规范、考核机制、风控体系、退出渠道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尽快出台适应新形势的全国性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

  基金工具箱:

  必读资讯: 24小时要闻滚动 基金经理后市观点 基金深度研究

  基金赚钱榜:基金排行 主题基金

  基金重仓股:重仓股 增持股 减持股

  基金交易:新发基金 基金经理

  智能投顾:灵犀智投

  公募FOF集锦:FOF专区 | FOF研讨会(北京) | FOF研讨会(深圳) | FOF研讨会(上海) | FOF征文

相关阅读

导语:私募行业发展迅猛,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万余家,已备案私募基金产品6万余只,内部竞争已够激烈,还有7家巨头外资私募的虎视眈眈。既有本土私募量的竞争,又有[详细]
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 重点关注经济工作会议——11月经济数据点评【事件】12月14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表明,整体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生产需[详细]
油腻的中年大叔还没有走远,佛系青年又开始刷屏。所谓佛系青年,就是有也行,没有也行, 不悲不喜,不争不抢, 佛祖无欲无求的概念成功偷梁换柱,远离尘世的佛学一下子沾上了人间烟火的气[详细]
2016年,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90后私募风生水起,吸引无数投资者、媒体和同行们的关注。“后生可畏”,“90后私募基金经理攻陷私募圈”,“90后私募基金经理崭露头角的话题瞬间尘嚣甚[详细]
近几年,在“双创”的浪潮下,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被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行业内的基金和管理人数量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中[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