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私募 > 新品

港股仍低估 私募关注熟悉大蓝筹以及成长优质中资股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柯

  恒生指数于11月底冲破3万点后出现较大调整,在不少绩优私募看来,调整非常合理,港股仍是全球最被低估的市场之一,后市将继续关注熟悉的大蓝筹以及被低估但具较强成长性的优质中资股。

  今年以来,恒指已上涨超过30%,市盈率也从年初的11倍升至目前的13.5倍。但多位私募人士表示,港股仍处于低估状态。康曼德资本总经理丁楹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港股依然有估值优势。

  方圆天成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郭飞武表示,香港市场估值在过去几年一直处于全球最低区域,以欧美为主的外资大行掌握着港股主要定价权,他们对中国国情不太了解,严重低估了大部分中资优质成长股。

  鼎锋资产基金经理田超表示,总体看好港股未来3年的表现,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增量资金的影响。现在港股每天成交量在1000亿左右,在港股已属历史较高水平。参考2015年A股牛市时2万亿的成交量,未来如果A股进入慢牛通道,分流的一小部分资金,对于港股都有巨大影响。二是定价权的转移。港股从一个离岸市场变成在岸市场,核心定价体系在向内地资金转移,体现为估值中枢的提升。三是港股拥有一批稀缺资产,势必会受到资金的追捧。

  不过矩阵资本认为,港股行情已持续了将近2年,估值水平已经处于自身历史的中等偏高位置,虽然未出现明显泡沫,但不排除港股行情已处于后半段。

  对于港股的具体品种,多位私募表示,主要关注A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包括地产、保险、券商等板块;同时关注有估值优势的龙头型成长型公司。

  少数派投资表示,他们的主要策略是买入熟悉的大蓝筹。“在A股可以买五大行,H股还可以买股份制银行;券商H股当中有1倍市净率的内地大券商;保险股中,A股有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地产可以找到重估净资产值0.5倍以下的标的。”

  泓信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尹克告诉记者,过去两年更多关注的是港股蓝筹板块价值重估的机会,投资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造纸、汽车及原材料等板块,而蓝筹股的重估也正是驱动这两年市场走强的核心逻辑。未来会更加关注有盈利增长且估值相对合理的领域,如汽车、电子、保险等。

  田超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市场,能否长期走出长牛关键还是看上市企业的资质,能否长期增长,是否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在他看来,港股在这方面确实有不少公司开始崛起。这也是他们最关注的一些领域,主要包括互联网行业、电子通信科技制造业、大金融领域、汽车制造业,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的地产和赌博业等。

相关阅读

导语:私募行业发展迅猛,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万余家,已备案私募基金产品6万余只,内部竞争已够激烈,还有7家巨头外资私募的虎视眈眈。既有本土私募量的竞争,又有[详细]
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 重点关注经济工作会议——11月经济数据点评【事件】12月14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表明,整体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生产需[详细]
油腻的中年大叔还没有走远,佛系青年又开始刷屏。所谓佛系青年,就是有也行,没有也行, 不悲不喜,不争不抢, 佛祖无欲无求的概念成功偷梁换柱,远离尘世的佛学一下子沾上了人间烟火的气[详细]
2016年,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90后私募风生水起,吸引无数投资者、媒体和同行们的关注。“后生可畏”,“90后私募基金经理攻陷私募圈”,“90后私募基金经理崭露头角的话题瞬间尘嚣甚[详细]
近几年,在“双创”的浪潮下,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被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行业内的基金和管理人数量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中[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