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 原料

王勃华:多晶硅产业“两高一资”早己不复存在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阿宝

多晶硅是集成电路和太阳能光伏产业最为关键的基础原材料。我国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多晶硅生产的研究及中试,但几十年来产量始终维持在几十吨规模,直到2005年洛阳中硅年产300吨的多晶硅产线投产,才开启了我国多晶硅的产业化发展进程,而四川新光年产千吨多晶硅产线2007年的投产,则标志着我国迈入了千吨级生产技术。

然而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则发生在近10年之内,生产规模从2005年之前的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发展到2015年占据全球近48%的份额。目前,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在国际市场上己经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电子级多晶硅也已经过验证,开始小批量供应。

多晶硅产业的发展来之不易,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受到“两高一资"问题的困扰,曾被看作“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诚然,在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少部分企业不完全掌握多晶硅生产技术,生产耗能相对较高,生产副产物未能有效回收利用。

但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多晶硅企业己完全掌握改良西门子法生产技术,在市场竞争白热化且环保监管愈发严厉形势的倒逼下,企业积极通过降耗和循环利用副产物以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多晶硅的生产电耗已从10年前的近400kw· h/kg下降至现在的80kw· h/kg,光伏全周期能耗仅需1.3年即可全部收回;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也己基本实现闭环生产,少量无法回收的氯硅烷也可通过中和实现达标排放;此外,多晶硅生产中需要添加的主要是工业硅粉,而我国硅材料资源极为丰富,在地球储量占比中位列第二,因此,所谓多晶硅产业的“两高一资”早己不复存在。

虽然我国多晶硅产业化进程只有近10年时间,在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谓微不足道。但恰恰在这10年里,在多晶硅产业的助力下,我国的光伏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的顶峰。

与此同时,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配套环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有利于中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对完整的光伏发展的大环境己经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一个中国的、可以引领全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上述发展环境的培育下快速成长。因此可以说,我国多晶硅产业在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关阅读

金刚线切割呈井喷式发展,专用机和改造机谁能更胜一筹?,  金刚线已经成为2017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关键词之一了。不管单晶还是多晶,仿佛不用金刚线就要被淘汰。在金刚线改造[详细]
光伏行业周报:PV多晶硅价格上涨0.96%,  Pvinsights(国际太阳能光伏研究公司):PV多晶硅价格上涨0.96%,二级多晶硅价格保持不变,多晶硅片价格下降0.16%、0.16%,单晶硅片价格下降0.8[详细]
本周多晶硅市场整体持稳, 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稳微涨,太阳能一级致密料报价区间在14.8-15.5万元/吨,均价15.3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13%。一级致密料成交价区间在14.8-15.5万[详细]
单晶硅片降0.4元够了吗?,  近期,阿特斯技术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阿特斯的湿法黑硅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量产电池效率提升0.5%,每片的成本仅增加0.1元左右,60片组件功率可以提[详细]
多晶硅片表面缺陷如何拯救?,  摘要:结合实际工艺模拟多晶硅铸锭生产过程中的热场分布情况,研究了该热场对所生产多晶硅片缺陷分布的影响。同时采用对多晶硅片化学腐蚀抛光处[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