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 原料

欧盟延长双反多晶硅片价格下跌 中国光伏业景气大周期或终结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小

中国光伏业坎坷发展中的又一个重要节点来临:2月28日晚,行业龙头保利协鑫下调了3月份的硅片销售价格;紧接着3月1日,欧委会宣布将对华光伏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延长实施18个月。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一轮光伏景气大周期或许就此终结,整体价格下行的趋势已然开启,市场将进入一段严峻的“寒冬期”。

“其实春节前市场还比较乐观,认为价格会涨,没想到春节后组件价格仅仅小幅上调两三分钱后就调不动了,之后就开始了下跌。”光伏亿家副总裁马弋崴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

行业数据显示,两周前多晶硅电池价格先行下调,之后受电池厂向上游议价等因素影响,多晶硅片价格于上周也开始下行,标志性事件就是行业龙头保利协鑫下调了3月份的硅片销售价格。

“硅片价格是年初上涨后的回调,整体下跌预计在二季度末开始。就单晶硅片而言,由于‘6·30’前领跑者计划抢装的投标设计方案中有较大单晶比例,供应不足引发单晶价格过度上涨,预计‘6·30’后交易冷清,下跌幅度会加大。而多晶硅预计今年上半年涨、下半年跌,幅度会相对平缓。”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向记者说。

他认为,无论单多晶、硅料、硅片还是电池组件,从全年趋势看都处于下跌通道。但由于“6·30”前要完成数量不少的抢装,因此上半年相对交易还比较旺盛,下半年则会面临交易冻结、价格下跌,预期要到四季度才可能复苏,全年形成一个“斜N型”轨迹。就结构来说,多晶硅片及电池组件系列上半年的涨和下半年的跌都比较平缓,幅度都不如单晶系列产品那样剧烈。

“此次价格下跌的原因首先是去年年底能源局推出装机增补指标,这些指标要占用今年的份额,且必须在6月30日之前完成装机,相当于今年6月30日之后的装机需求提前到了‘6·30’之前。这些增补指标中有一部分其实已经装掉,剩下的需求也不是很大,而供给却十分充沛。”马弋崴告诉记者,春节前国内厂家的产能利用率还维持在100%,但最近两周已开始下降。

他认为,上周应该是个拐点,后续光伏产业链可能就此拉开漫漫的降价路,而组件价格可能会降得很快,至于下半年则更差,整个“寒冬期”或维持一年。“我们认为,这轮价格下跌意味着2004年以来光伏大周期和2012年以来中周期的终结。”

雪上加霜的是,之前业内传闻的欧盟结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未能兑现,相关措施继续延长。

对此,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上周表示,中方注意到,欧委会将措施延长期限由过去建议的24个月缩短为18个月,并将逐步减缓至最终取消措施。但遗憾的是,欧委会不顾欧盟内部多个成员国和业界以及中国业界的反对,仍决定继续延长该措施。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光伏企业高层向记者表示,欧盟对华光伏实施“双反”两年来并没有挽救本土制造业,也无法阻挡中国光伏制造业扩大优势占领全球光伏发电市场。之前约定的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对中国出口企业也有很多限制,导致中国主要出口企业退出价格承诺,出口欧盟几乎停摆。而中国对欧盟的多晶硅价格承诺中限价不严格,也不限量,表现在近年来进口中国的多晶硅不减反增。

据悉,之前力推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的德国最大光伏企业Solarworld去年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前9个月亏损6200万欧元,净负债3.15亿欧元。其在最近一份新闻声明中表示,公司从今年起将停止多晶产品生产,至2019年将减少400个工作岗位。

“其实欧洲市场已经很小了,对中国已不太重要。而且大量国内企业到海外开厂,已能规避‘双反’的限制。但欧洲补贴的退出仍然是这轮由各国连续出台光伏补贴构成的大周期终结的标志之一。”马弋崴说。

相关阅读

金刚线切割呈井喷式发展,专用机和改造机谁能更胜一筹?,  金刚线已经成为2017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关键词之一了。不管单晶还是多晶,仿佛不用金刚线就要被淘汰。在金刚线改造[详细]
光伏行业周报:PV多晶硅价格上涨0.96%,  Pvinsights(国际太阳能光伏研究公司):PV多晶硅价格上涨0.96%,二级多晶硅价格保持不变,多晶硅片价格下降0.16%、0.16%,单晶硅片价格下降0.8[详细]
本周多晶硅市场整体持稳, 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稳微涨,太阳能一级致密料报价区间在14.8-15.5万元/吨,均价15.3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13%。一级致密料成交价区间在14.8-15.5万[详细]
单晶硅片降0.4元够了吗?,  近期,阿特斯技术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阿特斯的湿法黑硅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量产电池效率提升0.5%,每片的成本仅增加0.1元左右,60片组件功率可以提[详细]
多晶硅片表面缺陷如何拯救?,  摘要:结合实际工艺模拟多晶硅铸锭生产过程中的热场分布情况,研究了该热场对所生产多晶硅片缺陷分布的影响。同时采用对多晶硅片化学腐蚀抛光处[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