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 原料

业界呼吁提高多晶硅反倾销税率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张

8月31日,记者最新获得的由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年7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依旧维持在万吨以上,达到12082吨,环比增加0.22%,同比大幅增加25.0%。

而在此前不久,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一份公开报告中曾披露,今年上半年(2016年1月份-6月份),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了9.5万吨,进口多晶硅总量达到了6.5万吨。

在此基础上,硅业分会根据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进口量预测,今年我国多晶硅总量或将超过30万吨,其中,国内产多晶硅20万吨,进口多晶硅超10万吨。而事实上,根据实际硅耗测算,20万吨多晶硅就足以支撑我国今年光伏产品(电池、组件)总产量的预测值——45吉瓦。

这意味着,多晶硅供给超出了需求逾10万吨,且供给占到了需求的150%。

当然,多晶硅一定程度上的供大于求,对我国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降低有一定好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国内多晶硅企业不得不“夹缝求生”,生产制造无法获取合理的利润空间,甚至处在亏损边缘。如此一来,则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前行。

更为关键的是,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对欧、美、韩多晶硅倾销的贸易救济措施,在这一背景下,多晶硅进口量的持续攀升,不仅与政策背道而驰,甚至还助长了上述国家多晶硅的对华倾销行为。

韩国多晶硅对华倾销

交易额达到百亿元级

根据硅业分会的统计,我国今年1月份-7月份累计进口多晶硅83016吨,同比增加19.0%。且七个月单月进口量均在万吨以上,其中有五个月单月进口量都超过1.2万吨。

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显示,导致多晶硅进口量持续维持在万吨以上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从执意部署“萨德”的韩国,进口多晶硅数量居高不下。

“2014年我们从韩国进口3.5万吨多晶硅,交易额约7.5亿美元;2015年我们从韩国进口5.1万吨,交易额大概8.3亿美元;2016年1月份-7月份,进口量就已达到4万吨了,交易额差不多6亿美元,这么看,2016年超过10亿美元应该是大概率的。”此外,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韩国的多晶硅企业如OCI、韩国硅业等都是在韩国地位仅次于三星的,现代的大型跨国化工集团”。

7月份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6540吨,环比增加23.5%,同比大幅增加48.7%,这一数字比今年前七个月月均进口量高出13.4%,仅次于4月份的历史最高位6614吨。且从韩国进口的多晶硅占到了7月份总进口量的54.1%,即一半以上的进口量来自韩国进口。

硅业分会就此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对韩国多晶硅反倾销措施,只是象征性的征收2.4%-2.8%惩罚性关税。

推高进口量的第二个原因,来源于我国台湾地区进口多晶硅占比维持高位。数据显示,7月份从我国台湾地区进口多晶硅为1307吨,占进口总量的10.8%。商务部“暂停加工贸易措施”严格执行的2015年9月份开始,从我国台湾地区进口多晶硅量骤然增加至千吨以上,占比达到10%以上,使得我国台湾地区成为我国除韩国和德国外的第三大进口地区,且一直持续至今,尤其是今年4月份从我国台湾地区进口量达到1941吨,创历史新高,占总进口量的16.0%。

对此,硅业分会分析,我国台湾地区没有多晶硅产能(业界常识),进口量高企,主要是受“双反”影响的美国多晶硅,通过我国台湾地区转口进入我国,以规避惩罚性关税。

此外,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从韩国、德国、美国等以外的地区进口量达到1468吨,其中来自日本、马来西亚、挪威以及沙特的进口量均在200吨以上,尤其是从马来西亚进口量7月份达到796吨,占总进口量的6.6%。综上,自韩国进口,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进货量长期维持高位,其它地区进口量日渐增加也是导致总进口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在推行贸易救济措施的背景下,不降反增的巨大进口量,最终导致7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均价下滑至16.98美元/千克,环比降幅为3.5%。业界担忧,由于海关进口量交货有一定滞后,紧随进口多晶硅价格下滑,国内多晶硅价格的下滑似乎也已临近。

“保税区仓储”方式日渐兴起

成多晶硅倾销避税新渠道

对如上多晶硅进口格局,硅业分会分析认为,韩国进口量居高不下的原因是,由于韩国的主要出口企业OCI和韩国硅业(Hankook Silicon)的税率仅为2.4%和2.8%,反倾销税对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响,故这些企业均满产运行,照旧出口中国,上半年韩国95%的多晶硅产量全部出口到中国,只是税率较低的企业是按照一般贸易方式进到中国,其它税率稍高的企业则通过转口我国台湾地区或特批手续按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入中国,所以才导致从韩国进入国内的多晶硅量与日俱增,一再创下历史新高。

而自我国台湾地区进口多晶硅数量的增长,正是由于通过我国台湾地区进口规避“双反”征税的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且愈发猖狂,所以即便从美国进口量大幅减少,总进口量也维持在高位久居不下。而众所周知我国台湾地区并没有多晶硅生产企业,但海关数据中我国台湾地区却作为原产地出现。

事实上,按贸易方式来分,7月份我国按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多晶硅1594吨,占比为13.2%,1月份-7月份累计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2486吨,占累计总进口量的15.0%。而7月份所有加工贸易进口货物中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占比高达83.3%,即绝大部分非一般贸易类产品均通过保税区仓储转口的方式进入国内(以此方式逃避惩罚性关税)。

分国别具体看来:7月份自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265吨,其中有59%是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仓储转口方式进口比例维持高位;7月份自德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878吨,占德国进口总量的31.6%,而其中“保税区仓储货物”占到德国加工贸易量的88.5%。可见“保税区仓储”方式规避已日渐凸显,硅业分会建议,管理层应给与足够重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德、美、韩多晶硅一直都依赖中国市场,因为在这些国家已经没有或很少有下游的光伏制造业了。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我觉得有必要提高韩国的税率以打击韩国企业的对华倾销行为,而这样做,又丝毫不会影响中国光伏下游的用料需求。”

据了解,如今中国年产20万吨多晶硅,主要由进入全球前10强的五大万吨级以上中国多晶硅企业生产,而尽管“夹缝求生”,他们仍然成长为了技术品质成本具全球竞争能力的优秀企业,并为中国光伏长期提供着可靠的原料保障。那么,这些企业得来不易的今天以及未来,应该受到呵护。

相关阅读

金刚线切割呈井喷式发展,专用机和改造机谁能更胜一筹?,  金刚线已经成为2017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关键词之一了。不管单晶还是多晶,仿佛不用金刚线就要被淘汰。在金刚线改造[详细]
光伏行业周报:PV多晶硅价格上涨0.96%,  Pvinsights(国际太阳能光伏研究公司):PV多晶硅价格上涨0.96%,二级多晶硅价格保持不变,多晶硅片价格下降0.16%、0.16%,单晶硅片价格下降0.8[详细]
本周多晶硅市场整体持稳, 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稳微涨,太阳能一级致密料报价区间在14.8-15.5万元/吨,均价15.3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13%。一级致密料成交价区间在14.8-15.5万[详细]
单晶硅片降0.4元够了吗?,  近期,阿特斯技术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阿特斯的湿法黑硅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量产电池效率提升0.5%,每片的成本仅增加0.1元左右,60片组件功率可以提[详细]
多晶硅片表面缺陷如何拯救?,  摘要:结合实际工艺模拟多晶硅铸锭生产过程中的热场分布情况,研究了该热场对所生产多晶硅片缺陷分布的影响。同时采用对多晶硅片化学腐蚀抛光处[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