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 电池

太阳能电池发展推动太阳能发电产业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荣荣
    当前,研发更低成本、更高转化效率和更强生产能力的太阳能电池成为推动太阳能发电产业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近两年市场上涌现的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PERC、HJT电池技术更受青睐。

  新型晶体硅电池关键技术仍待进一步突破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应用技术最成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大力研发可产业化的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王文静表示,在近两年市场上涌现的如背钝化电池 (PERC)、N型双面电池(PERT)、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电池 (HJT)等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PERC、HJT电池技术更受青睐。不过,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发展仍需要进一步在关键技术方面做突破。

  N型太阳能电池衰减小的特点在降低发电成本方面非常重要。同时,由于N型电池可以导入更多的高效技术,如PERT、HJT、HBC技术等。因此,未来单晶硅电池市场中N型电池的占比会上升。

  “总体看来,PERT、HJT、PERC电池的市场占比会逐渐增大,或成未来太阳能电池市场的主体。”王文静表示,PERT电池将会受到低价的PERC电池在提升效率方面的挤压,以及高效的HJT电池在降低成本方面的挤压。

  王文静说,未来HJT组件效率可能达到19.6%。从大规模生产上来看,HJT和IBC产业化效率比PERC电池高,这一趋势会持续至2020年左右。从市场份额来看,到2024年,铝背场为代表的常规电池的市场份额会逐渐下降,而PERC市场份额会逐渐上升。

  此外,国际上的研究单位和太阳能电池公司正在尝试将IBC电池的优点和HJT电池的优点结合起来,制备成IBC+HJT,或者称为HBC电池。“这是一种新的技术突破。2016年,HBC国际上最高的实验室效率已经达到了26.33%。”王文静表示,当前业内普遍认为,HBC电池可能是未来市场的最终胜利者。

  天舟一号使用锂电池 电源系统减肥近两成

  4月20日19点41分,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据央广观察员穆亮龙介绍,天舟一号的左右两翼太阳帆板分别是由3块基板组成的,以往神舟载人飞船都是4块基板,这个主要是“快递小哥”为了减轻自身重量,多拉快跑。

  并且,天舟一号的电池也轻了。以往载人航天器上采用的都是镉镍和氢镍蓄电池,天舟一号首次使用了低轨高压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锂电池体积小能量大,为天舟一号的电源系统减肥近两成。航天人科研团队经过大量实验,实现了技术创新,确保了锂电安全可靠,为未来空间站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电西变研制出单柱容量最大变压器

  近日,国内750千伏单柱容量最大、阻抗最高的750千伏410兆伏安单相无励磁调压发电机变压器在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电西变”)研制成功,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了该公司巨型高电压发电机变压器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1项专利,促进了产品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

  据了解,这台产品是为神华国能宁夏鸳鸯湖电厂二期2×1000兆瓦级超临界机组扩建工程配套研制的。为确保产品质量,西电西变在已有先进的750千伏级变压器设计、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针对该变压器容量大、阻抗高、重量大、体积大、损耗要求严格及运输难度大等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技术创新及重点科研攻关。通过优化电气设计方案、内部绝缘结构,对阻抗、损耗、温升、绝缘性能等进行全面系统核算,并在计算单、结构布置、主材及组件的选取上进行大量的计算与对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高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为成功打造这台结构紧凑、材料消耗小、重量轻、体积小、噪声低、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产品提供了保证。

  

相关阅读

未来薄膜太阳能技术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当前,光伏产业所用的主体材料都是晶硅电池,光伏面板中主要以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为主。而第二代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正在[详细]
【科普】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基础特性须知,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作用在于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目前地面光伏系统大量使用的是以硅为基底的硅太阳能电池,可分为单晶硅、多晶[详细]
潞安太阳能实现国内首家密栅组件量产,  释放产能、降本增效,这两个关键要素在光伏企业中,始终相辅相成。高效产能提高企业核心价值,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潞安太阳[详细]
太阳能电池片科普系列——扩散篇,  扩散,通俗讲就是太阳能电池片制造最核心的部分,是太阳能电池片的心脏,是利用POCl3磷扩散制PN结的过程。扩散工艺的好坏接影响电池片效率。[详细]
太阳能电池片——发电原理篇,  太阳能光伏发电一般指能利用半导体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能源形式。晶硅类太阳能电池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太阳能电池的一般构造[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